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,聚力应对下行压力,全力破解财政难题。扩大招商引资。充分发挥“放大”效应,运用好自身区位和交通优势借力乘风,将城关资源融入全县招商盘子,努力吸引优质项目落户,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,经济发展有后劲。优化经济结构,深化产城融合,优化资源配置,激发全民创业活力,积极发展壮大第二、三产业,提高居民就业率,加大技能培训服务力度;引导企业“二次创业”,开拓新市场、创造新产品、提供新服务、创造新需求。加强财政管理。积极组织财源建设,做好出租及出借国有资产管理,健全和完善收缴管理系统,深挖增收潜力,保证非税收入能够足额、及时入库;加速推进社会管理人性化转变,以“保民生、保运转、保稳定”为原则,统筹财政性资金使用,合理倾向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分配。
一、坚持招大引强,推进经济运行高质量
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,聚力应对下行压力,全力破解财政难题。扩大招商引资。充分发挥“放大”效应,运用好自身区位和交通优势借力乘风,将城关资源融入全县招商盘子,努力吸引优质项目落户,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,经济发展有后劲。优化经济结构,深化产城融合,优化资源配置,激发全民创业活力,积极发展壮大第二、三产业,提高居民就业率,加大技能培训服务力度;引导企业“二次创业”,开拓新市场、创造新产品、提供新服务、创造新需求。加强财政管理。积极组织财源建设,做好出租及出借国有资产管理,健全和完善收缴管理系统,深挖增收潜力,保证非税收入能够足额、及时入库;加速推进社会管理人性化转变,以“保民生、保运转、保稳定”为原则,统筹财政性资金使用,合理倾向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分配。
二、坚持治乱治容,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
以完善功能、改变形象、弥补短板、塑造文明为重点,不断提升县城服务功能及承载能力。推进好百城提质工程,加强项目前期准备,加快项目征迁进程,加速项目建设进度,保质保量完成2019年承担的各项百城提质工程建设任务。配合好文明城市创建,实施4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,大力开展“六项治理”,打造3个文明创建示范社区,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质提效、纵深发展。治理好生态环境污染。继续巩固提升在册的62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和24家废品围城整治成效,加快推进餐饮企业改造油烟净化设施,监管好39个项目工地扬尘治理工作,持续推动农村双替代工作;继续做好寺河南、牛步河、李窑、九泉瀍河河道整治工作,落实河长制管理,确保河道治理各项工程顺利实施。
三、坚持提效强责,推进服务项目高质量
加大协调力度。充分履行属地管理职责,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、双晟离合器、文乐山水苑等新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进程,全力服务英才中路打通工程、小浪底大道立面改造项目协调。强化服务意识。对接好碧桂园健康城项目、汽车自动防撞项目等在谈项目,争取早日签约,执行好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机制,服务好新区高中、县城新区市政工程、瀍水华庭等项目协调,推进好市民广场、孟庄市场搬迁、兴华商贸城等项目的建设。优化运行保障。健全投产项目的长效服务机制,跟踪服务好永龙化工、四达农机、豫甲汽配等工业项目,加大对企业产品的推介力度,全力助推企业成长。
四、坚持克难创优,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
打赢脱贫攻坚战。扎实推进整村推进项目实施,进一步加大贫困村安全饮水、道路提升、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;稳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,建设好2019年7个产业扶贫项目、1个金融扶贫项目,实现全镇贫困户扶贫项目全覆盖。确保年底实现九泉村脱贫摘帽、891名贫困群众顺利脱贫。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坚持“1+4”布局,继续完成李窑、贾滹沱、寨沟、狮子院等村美丽乡村工程,全年完成打造8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;加快实施寺河南村大阳河遗址中的12座传统建筑院落修缮改造,同步完成寨墙和3条历史街巷两侧建筑风貌整治,快速填补镇文化资源旅游空白。持续推进农村旱厕革命,实现全镇农户旱厕改造率90%以上,同步做好旧厕拆除、污水治理、垃圾治理等配套整治工作;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,完成镇村道路绿化10公里,村庄绿化6个,配合做好瀍河绿化工作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,继续落实好奖补政策,全年实现新发展花椒种植3000亩;办好农业节会,继续打造朱庄碾馔节、徐岭芍药观赏节等节会品牌;持续创建农业机械化示范镇,争取全县领先位次。(谢清华 王振卫)